试题要求
(单选题)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正常人体内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粒细胞的寿命约为4~5天;白细胞寿命一般也只有几天;血小板生成后,寿命约为7~14天,但它只在最初两天具有生理功能,即处于离体情况下的全血,血小板只有约1~2天的寿命;在体外条件下,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一定比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的更快;纤维蛋白原若没有被凝血途径激活,则可以保存很久;凝血因子Ⅶ为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为稳定性因子,可以保存一定时间。全血在保存过程中为离体血液,其中最容易发生“保存损害”的主要为不稳定的凝血因子、粒细胞、血小板(A对),其次为白细胞、淋巴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BCDE错)。
正常人体内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粒细胞的寿命约为4~5天;白细胞寿命一般也只有几天;血小板生成后,寿命约为7~14天,但它只在最初两天具有生理功能,即处于离体情况下的全血,血小板只有约1~2天的寿命;在体外条件下,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一定比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的更快;纤维蛋白原若没有被凝血途径激活,则可以保存很久;凝血因子Ⅶ为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为稳定性因子,可以保存一定时间。全血在保存过程中为离体血液,其中最容易发生“保存损害”的主要为不稳定的凝血因子、粒细胞、血小板(A对),其次为白细胞、淋巴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BCDE错)。
考点:第四章输血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一位体重60Kg的女患者,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
- 2.(单选题)女,35岁,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怀孕3次,自然流产2次,顺产1胎。术前查Hb 75g/L,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5单位。术后第一天复查Hb 100g/L。术后第8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
- 3.(单选题)在我国尚未列入献血者血液筛査的病原体是()
- 4.(单选题)女,25岁,足月妊娠。因前置胎盘发生DIC,阴道大出血入院。查体:T35℃,P130次/分,R25次/分,BP90/40mmHg。实验室检查:Hb55g/L,血小板20×10^5/L,血纤维蛋白原1.
- 5.(单选题)男,58岁,患肝炎已10余年,因无力、纳差、腹胀20天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肝功能试验显著异常,其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为治疗低蛋白血症,首选的血液制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