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肝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小体()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肝细胞发生嗜酸性变时,病变肝细胞由于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得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随着胞质的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即嗜酸性小体。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肝细胞凋亡,嗜酸性小体的形成是细胞内玻璃样变(E对)的结果。细胞水肿(A错)是病毒性肝炎(P197)时肝细胞最常见的病变。脂质沉积(B错)常见于慢性肝淤血(P16)等。结缔组织玻璃样变(C错)和血管壁玻璃样变(D错)也属于玻璃样变性(P17),前者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等;后者常见于缓进型高血压等。
肝细胞发生嗜酸性变时,病变肝细胞由于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得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随着胞质的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即嗜酸性小体。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肝细胞凋亡,嗜酸性小体的形成是细胞内玻璃样变(E对)的结果。细胞水肿(A错)是病毒性肝炎(P197)时肝细胞最常见的病变。脂质沉积(B错)常见于慢性肝淤血(P16)等。结缔组织玻璃样变(C错)和血管壁玻璃样变(D错)也属于玻璃样变性(P17),前者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及各种坏死组织的机化等;后者常见于缓进型高血压等。
考点: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16岁。低热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3天,来诊当日发现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ALT860U/L,TBill20umol/L。出生时曾注射乙肝疫苗。本病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 2.(单选题)男,32岁,恶心、呕吐、腹胀、乏力4天,发热、胡言乱语1天。既往无肝病史。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肝浊音界缩小,扑翼样震颤阳性。实验室检查:血ALT130U/L,TBil240mol/L。该患者的肝脏可能
- 3.(单选题)最有助于诊断克罗恩病的病理改变是()
- 4.(单选题)男,75岁。反复上腹痛30余年,消瘦、黑便3个月。10余年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本次胃镜检查示:胃皱襞减少,黏膜不平,黏膜下血管透见,胃窦可见直径2cm深溃疡,周边隆起,溃疡周边活检病理
- 5.(单选题)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