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近2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时心电图ST段呈一过性水平压低,应诊断为()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患者中老年男性,1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提示为稳定型心绞痛,近2月发作频繁,次数加多,诱导心绞痛的活动阈值下降,考虑为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B对A错)。心内膜下心肌梗死(P243)(C错)指缺血坏死仅累及心室壁的内层。发作多无明显诱因,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或有濒死感,多伴有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中间综合症(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D错)系指24h内心绞痛反复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h或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且无明显诱因,与本例不符。变异型心绞痛(P255)(E错)又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多于静息时发作,无体力活动等诱因,多伴有一过性ST段抬高。
患者中老年男性,1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提示为稳定型心绞痛,近2月发作频繁,次数加多,诱导心绞痛的活动阈值下降,考虑为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B对A错)。心内膜下心肌梗死(P243)(C错)指缺血坏死仅累及心室壁的内层。发作多无明显诱因,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或有濒死感,多伴有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中间综合症(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D错)系指24h内心绞痛反复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h或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且无明显诱因,与本例不符。变异型心绞痛(P255)(E错)又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多于静息时发作,无体力活动等诱因,多伴有一过性ST段抬高。
考点:第三篇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中,心脏破裂发生在()
- 2.(单选题)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
- 3.(单选题)心绞痛发作时疼痛的典型部位是()
- 4.(单选题)男,50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为确诊最有帮助的酶学检查是()
- 5.(单选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