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肥达试验(A错)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待测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外斐试验(B错)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变形杆菌属菌株的菌体O抗原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的虫体有共同抗原,故可用这些菌株的O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补体结合试验(C错)是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的现象,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用于检查梅毒。显微镜凝集溶解实验(D对)是用钩端螺旋体标准株或者当地流行菌株的活体做特异性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孵育2小时后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若待测血清中有相应抗体,则可见钩端螺旋体凝集成小蜘蛛状。红细胞溶解试验(E错)可用于病毒抗体的检出。
肥达试验(A错)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待测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外斐试验(B错)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变形杆菌属菌株的菌体O抗原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的虫体有共同抗原,故可用这些菌株的O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补体结合试验(C错)是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的现象,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用于检查梅毒。显微镜凝集溶解实验(D对)是用钩端螺旋体标准株或者当地流行菌株的活体做特异性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孵育2小时后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若待测血清中有相应抗体,则可见钩端螺旋体凝集成小蜘蛛状。红细胞溶解试验(E错)可用于病毒抗体的检出。
考点:第六章螺旋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发现皮肤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lcm,
- 2.(单选题)男,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39.5℃,P102次/分,R22次/分,BP135/
- 3.(单选题)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发症的是()
- 4.(单选题)男,46岁。发热5天,于9月16日入院。体温维持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39.5℃,P102次/分,R22次/分,BP135/
- 5.(单选题)男,35岁,农民。发热5天,入院体温持续在39℃以上,伴寒战、全身乏力,明显头痛。近2天出现腹泻,每日3~5次,水样便。既往体健。查体:T39.4℃,P104次/分,R22次/分,BP135/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