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2岁,因为怕脏和反复洗手等被诊断为强迫症。心理治疗师要求患者触摸地面、门把手等,之后不允许其洗手并要求其必须接着做事。经治疗,该患者的强迫症状逐渐减轻。这种治疗方法属于()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该治疗师要求患者触摸地面、门把手等,之后不允许其洗手并要求其必须接着做事,直接让患者摸地面等,属于冲击疗法。让患者一下子面对高等级的刺激,这样患者的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D对)。系统脱敏疗法、逐级暴露疗法为从最低等的刺激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AE错)。行为塑造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使患者作出预期的良好表现时,马上获得奖励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使不良行为得以消退(B错)。厌恶疗法为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退不良行为(C错)。
该治疗师要求患者触摸地面、门把手等,之后不允许其洗手并要求其必须接着做事,直接让患者摸地面等,属于冲击疗法。让患者一下子面对高等级的刺激,这样患者的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D对)。系统脱敏疗法、逐级暴露疗法为从最低等的刺激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AE错)。行为塑造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使患者作出预期的良好表现时,马上获得奖励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使不良行为得以消退(B错)。厌恶疗法为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退不良行为(C错)。
考点: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某童,经常睡梦中哭醒,醒后恐惧、大汗。心理咨询人员经询问梦境,每次均为狗迫咬恐惧所致。进一步询问其母,该儿在3岁时曾被狗咬。这种咨询的指导思想属于()
- 2.(单选题)(122~124题共用题干)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学生因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 3.(单选题)男性,19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5年来购买收藏女性高跟鞋,晚上抱着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此类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
- 4.(单选题)男,12岁,因频发时轻时重的口吃就诊,经谈,心理治疗师认为患儿的口吃症状与其父母感情不好,总在他面前争吵并动辄以离婚相威胁有关,遂要求三人一起接受心理治疗,并采用了循环提问等技术,该心理治疗法称为()
- 5.(单选题)给恋物癖者电击的方法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