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5岁。因焦虑症接受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多次约治疗师看电影,并多次打电话叮嘱治疗师“可能下雨要带雨伞”或者“气温下降要添加衣服”等。患者的这种表现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移情(B对)表现为病人对治疗者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有的对治疗者产生依恋、钦佩、爱慕甚至和性有关连的冲动,这种情况称为正移情。投射性认同(C错)是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第二阶段的显著特征,来访者想找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阻抗(D错)是指病人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投射(E错)是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可能把这种不受欢迎的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是指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存在于自己潜意识中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情感或倾向。
移情(B对)表现为病人对治疗者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有的对治疗者产生依恋、钦佩、爱慕甚至和性有关连的冲动,这种情况称为正移情。投射性认同(C错)是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第二阶段的显著特征,来访者想找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阻抗(D错)是指病人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投射(E错)是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可能把这种不受欢迎的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是指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存在于自己潜意识中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情感或倾向。
考点: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12岁,因频发时轻时重的口吃就诊,经谈,心理治疗师认为患儿的口吃症状与其父母感情不好,总在他面前争吵并动辄以离婚相威胁有关,遂要求三人一起接受心理治疗,并采用了循环提问等技术,该心理治疗法称为()
- 2.(单选题)(122~124题共用题干)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学生因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 3.(单选题)“病人仰卧在躺椅上畅所欲言,治疗者在倾听和释问中解释病人的潜意识,情绪或幼年的特殊生活事件的方法”称为()
- 4.(单选题)男孩,8岁,孤独症患者。心理治疗师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每当了解到他有主动向老师问好、递给小朋友玩具或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等情形时,就奖励他一个纸质小星星作为强化物。该心理治疗师采用的行为治疗技术是()
- 5.(单选题)男性,19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5年来购买收藏女性高跟鞋,晚上抱着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此类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