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由免疫机制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即为Felty综合征,因此由免疫机制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为Felty综合征(B对)。假性粒细胞减少(A错)指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不减少。见于异体蛋白反应、内毒素血症等(P571)。低增生性白血病(C错)是指急性白血病呈现有核细胞减少的骨髓象时,骨髓象呈增生减低,原始细胞占30%以上。巨幼细胞贫血(D错)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导致的贫血,重者可有全血细胞减少(P554-5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错)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性疾病(P57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即为Felty综合征,因此由免疫机制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为Felty综合征(B对)。假性粒细胞减少(A错)指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不减少。见于异体蛋白反应、内毒素血症等(P571)。低增生性白血病(C错)是指急性白血病呈现有核细胞减少的骨髓象时,骨髓象呈增生减低,原始细胞占30%以上。巨幼细胞贫血(D错)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导致的贫血,重者可有全血细胞减少(P554-5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错)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性疾病(P574)。
考点:第八篇第三章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性,48岁。反复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痛伴晨僵2年,肘部伸侧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触痛。最有助于确定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 2.(单选题)女,50岁,反复低热1年,伴四肢大小关节肿痛。WBC8.0×10⁹/L,Hb100g/L,ANA(-),RF(+)。经多种抗生素正规治疗无效,可能的诊断是()
- 3.(单选题)女,45岁。反复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痛,伴晨僵2年,肘部伸侧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触痛。实验室检査:血RF1:40(﹢),ESR100mm/h。确诊后,最佳治疗药物是()
- 4.(单选题)女,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
- 5.(单选题)女性,50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1年余,血RF:40(+),ESRl00mm/h,本患者目前暂不考虑的治疗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