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18岁,持续发热10天,于9月2日来诊,体温逐日升高,伴乏力,纳差。査体:T 39.8℃,P 80次/分,精神萎靡,腹部可见6个充血性皮疹,腹部胀气,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査:血WBC 3.7X10⁹/L。此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青年女性患者,持续发热10天,于9月2日来诊(伤寒常见流行时期),体温逐日升高(伤寒常见热型),伴乏力,纳差。査体:T39.8℃,P80次/分(伤寒特有的相对缓脉),精神萎靡,腹部可见6个充血性皮疹(伤寒皮疹——玫瑰疹),腹部胀气,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査:血WBC3.7X10⁹/L(白细胞偏低,正常WBC:4~10X10⁹/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伤寒;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B对ACDE错)。
青年女性患者,持续发热10天,于9月2日来诊(伤寒常见流行时期),体温逐日升高(伤寒常见热型),伴乏力,纳差。査体:T39.8℃,P80次/分(伤寒特有的相对缓脉),精神萎靡,腹部可见6个充血性皮疹(伤寒皮疹——玫瑰疹),腹部胀气,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査:血WBC3.7X10⁹/L(白细胞偏低,正常WBC:4~10X10⁹/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伤寒;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B对ACDE错)。
考点:第十六章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 2.(单选题)肺外结核病最常引起的形态改变是()
- 3.(单选题)胸膜组织切片见成团类上皮细胞,包绕少量朗格罕斯巨细胞和干酪样坏死,周围散在多量淋巴细胞。本例考虑为()
- 4.(单选题)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
- 5.(单选题)肠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