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67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再发加重1周。查体:嗜睡,口唇发绀,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和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动脉血气分析示:pH7.10 、PaO₂ 54mmHg、 PaCO₂ 103mmHg,该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为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再发加重1周,动脉血气分析示:PH7.10(正常为7.35~7.45),PaO₂ 54mmHg(正常为大于60mmHg),PaCO₂ 103mmHg(正常为35~45mmHg),提示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可诊断为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属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无效腔通气量增大(B错),肺泡通气量(八版生理学P163)减少(A对)。患者呼吸衰竭由慢阻肺引起,呼吸中枢无病变(C错)、胸廓无病变(D错)。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引起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和弥散障碍,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弥散功能障碍(E错)引起的呼吸衰竭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为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再发加重1周,动脉血气分析示:PH7.10(正常为7.35~7.45),PaO₂ 54mmHg(正常为大于60mmHg),PaCO₂ 103mmHg(正常为35~45mmHg),提示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可诊断为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属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无效腔通气量增大(B错),肺泡通气量(八版生理学P163)减少(A对)。患者呼吸衰竭由慢阻肺引起,呼吸中枢无病变(C错)、胸廓无病变(D错)。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引起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和弥散障碍,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弥散功能障碍(E错)引起的呼吸衰竭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考点:第二篇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性,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余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双肺可
- 2.(单选题)男,56岁,活动后气短、乏力伴间断胸部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半年。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既往吸烟30年,X线片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宜首选的检查是()
- 3.(单选题)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时,下列治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4.(单选题)在慢支的病因中最易导致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的是()
- 5.(单选题)肺功能检查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