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年,加重2周,嗜睡1周。无发热、咯血。既往吸烟30年,每日约1包。查体T36.8℃,BP160/95mmHg,昏睡状,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率130次/分,P₂>A₂,双下肢水肿,病理征(-)。该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为慢阻肺常见的危险因素),咳嗽、咳痰、喘息20年(为慢阻肺典型的表现),可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昏睡状,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率快,P₂>A₂,提示右心衰和肺动脉高压,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表现,因此可确诊为慢阻肺并发慢性肺心病,其由于缺氧,CO₂潴留致肺血管收缩(A对),形成肺动脉高压。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E错),血液黏稠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并不是由COPD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原位血栓形成(B错)是肺血栓栓塞的机制。肺小动脉结构重塑(D错)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解剖学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机制。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C错)见于左心衰的患者。
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为慢阻肺常见的危险因素),咳嗽、咳痰、喘息20年(为慢阻肺典型的表现),可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昏睡状,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率快,P₂>A₂,提示右心衰和肺动脉高压,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表现,因此可确诊为慢阻肺并发慢性肺心病,其由于缺氧,CO₂潴留致肺血管收缩(A对),形成肺动脉高压。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E错),血液黏稠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并不是由COPD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原位血栓形成(B错)是肺血栓栓塞的机制。肺小动脉结构重塑(D错)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解剖学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机制。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C错)见于左心衰的患者。
考点:第二篇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心悸、气短1周。咳大量脓痰,心悸、气短,于夜间平卧时更明显。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BP150/90mmHg,双肺呼吸音低,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 2.(单选题)有长期咳嗽史病人,其心电图QRS额面平均电轴≥90度,重度顺时钟转位,Rv₁+Sv₅≥1.05mv,PⅡ>0.22mv,最可能的诊断是()
- 3.(单选题)男,62岁。间隔咳嗽、咳痰10余年,喘息5年,加重3天入院。吸烟41年,30支/日,已戒5年。查体:烦躁,球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肝肋下5cm,肝颈
- 4.(单选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解剖因素是()
- 5.(单选题)女,60岁。反复咳嗽咳痰25年,心悸气促下肢间歇水肿3年,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体检:T38度,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中下肺闻及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