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右心衰竭时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右心衰竭(八版诊断学P14)导致的心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C对),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A错)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水肿的机制。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B错)是炎性水肿的主要机制。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D错)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形成黏液性水肿的机制。淋巴液回流受阻(E错)是乳腺癌、丝虫病等引起的水肿的主要机制(八版诊断学P14-P15)。
右心衰竭(八版诊断学P14)导致的心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C对),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A错)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水肿的机制。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B错)是炎性水肿的主要机制。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D错)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形成黏液性水肿的机制。淋巴液回流受阻(E错)是乳腺癌、丝虫病等引起的水肿的主要机制(八版诊断学P14-P15)。
考点:第三篇第二章心力衰竭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满布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宜首先考虑()
- 2.(单选题)心力衰竭患者水肿通常出现在()
- 3.(单选题)按心力衰竭发展阶段分级,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至少相当于()
- 4.(单选题)男,50岁。持续胸痛8小时。喘憋2小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BP150/70mmHg,端坐位,双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率齐,P2>A2。心电图示I、aVL、V
- 5.(单选题)(120~122题共用题干)男,70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7小时,就诊时突然心悸,无头晕。查体:BP 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律不齐。心电监测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