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某国的科研机构跟踪研究了出生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1万多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其间测试了他们在13岁至18岁时的语言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归纳能力。结果发现,在此期间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研究人员认为,青少年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
论据: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13岁-18岁时的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
论点和论据均强调了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和成年后患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强调的是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及其原因,与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
B项:归纳能力如何不在本题论述范围之内,属无关选项,排除;
C项:通过举反例说明许多精神健康的人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也低,即青少年时期的语言能力并不能正确预测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削弱了论点,当选;
D项:论述的是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与是否患精神疾病完全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属于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
论据: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13岁-18岁时的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
论点和论据均强调了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和成年后患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强调的是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及其原因,与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
B项:归纳能力如何不在本题论述范围之内,属无关选项,排除;
C项:通过举反例说明许多精神健康的人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也低,即青少年时期的语言能力并不能正确预测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削弱了论点,当选;
D项:论述的是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与是否患精神疾病完全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削弱题型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研究发现,试管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自然受孕婴儿的出生缺陷率约为。这两部分婴儿的眼部缺陷比例分别为和,心脏异常比例为和,生殖系统缺陷的比例分别为和。因而可以说明,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
- 2.(单选题)人们普遍认为,保持乐观心态会促进健康。但一项对7万名50岁左右的女性进行的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保持乐观心态的被试与悲观被试在死亡率上并没有差异,研究者据此认为,心态乐观与否与健康没有关系。以下
- 3.(单选题)研究显示,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
- 4.(单选题)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和,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5.(单选题)人体的大脑与血液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因此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