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性,25岁。既往无精神病史,听闻其母急性心肌梗死去世后,患者不认识家人,反复念叨:不可能,你们骗我。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该病患女性,既往无精神病史,因其母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严重精神刺激),患者不认识家人,反复念叨:不可能,你们骗我(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应激障碍(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162)是以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事件明确相关的梦境)为主要症状,本例无此症状,故不考虑(B错)。癔症(分离(转换)障碍)可从患者的性格特点,症状丰富多变,在轻微不愉快的生活事件(与本例严重精神刺激不符)作用下反复发作,且发作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夸张性、做作性、躯体转换症状,本例无此症状,故不考虑(C错)。躁狂状态患者有典型的“三高”表现,即情感高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主观体验特别愉快)、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症状,与本例不符(E错)。
该病患女性,既往无精神病史,因其母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严重精神刺激),患者不认识家人,反复念叨:不可能,你们骗我(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应激障碍(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162)是以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事件明确相关的梦境)为主要症状,本例无此症状,故不考虑(B错)。癔症(分离(转换)障碍)可从患者的性格特点,症状丰富多变,在轻微不愉快的生活事件(与本例严重精神刺激不符)作用下反复发作,且发作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夸张性、做作性、躯体转换症状,本例无此症状,故不考虑(C错)。躁狂状态患者有典型的“三高”表现,即情感高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主观体验特别愉快)、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症状,与本例不符(E错)。
考点: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23岁。3个月前劳务输出首次出国,出现紧张、心慌、易怒、失眠多梦。不愿上班,每天打电话向家人寻求安慰。回国1个月后症状自行缓解,恢复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单选题)关于精神病因学的中正确的是()
- 3.(单选题)女性,25岁。既往无精神病史,听闻其母急性心肌梗死去世后,患者不认识家人,反复念叨:不可能,你们骗我。半年后随访该病人,家人反映病人性格有改变,患者出现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发作性哭泣,入睡困难,反复
- 4.(单选题)男,15岁。2天前被社会青年欺负以后,感紧张、恐惧,不敢上学,晚上常梦见类似情境。要求家人陪伴,稍有响动就感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女,35岁,2个月前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丈夫身亡,自己轻伤。近1个月频频噩梦,梦境中反复呈现车祸惨象,时常感到心悸不安,不敢看交通事故的新闻,不敢再驾车,情感麻木,郁郁寡欢。该患者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