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主观题)(本小题 17 分。)赵某担任甲上市公司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股票 10 万股。钱某为甲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2011 年 7 月 1 日,钱某召集甲公司董事会,9 名董事中有 4 人出席,另有 1 名董事孙某因故未能出席,书面委托钱某代为出席投票;赵某列席会议。会上,经钱某提议,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通过决议,从即日起免除赵某总经理职务。赵某向董事会抗议称: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应当解除其职务,且董事会实际出席人数未过半数,董事会决议无效。公司于次日公布了董事会关于免除赵某职务的决定。12 月 20 日,赵某卖出所持的 2 万股甲公司股票。
2011 年 12 月 23 日,赵某向中国证监会书面举报称:(1)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曾向甲公司全体董事提供低息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2011 年 4 月 1 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决议为母公司丙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甲公司并未公开披露该担保事项。
2012 年 1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甲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3 月1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调查,甲公司存在对外提供担保未披露情形,构成虚假陈述行为;决定对甲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50 万元;认定钱某为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10 万元;认定董事李某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3 万元。钱某辩称,公司未披露担保事项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要求,自己只是遵照指令行事,不应受处罚;李某则辩称,自己是独立董事,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对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中国证监会未采纳钱某和李某的抗辩理由。
中国证监会对甲公司的行政处罚生效后,有投资者拟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其中,周某在甲公司公开发行时即购入股票 1 万股,一直持有至今,损失 10 万元;吴某于 2011 年 6 月 20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 万股,于 2012 年 1 月 5 日卖出,损失 1 万元;郑某于 2011 年 4 月 5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 万股,2012 年 2 月 5 日卖出,损失 1 万元。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7)投资者周某、吴某和郑某能否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并分别说明理由。
2011 年 7 月 1 日,钱某召集甲公司董事会,9 名董事中有 4 人出席,另有 1 名董事孙某因故未能出席,书面委托钱某代为出席投票;赵某列席会议。会上,经钱某提议,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通过决议,从即日起免除赵某总经理职务。赵某向董事会抗议称: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应当解除其职务,且董事会实际出席人数未过半数,董事会决议无效。公司于次日公布了董事会关于免除赵某职务的决定。12 月 20 日,赵某卖出所持的 2 万股甲公司股票。
2011 年 12 月 23 日,赵某向中国证监会书面举报称:(1)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曾向甲公司全体董事提供低息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2011 年 4 月 1 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决议为母公司丙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但甲公司并未公开披露该担保事项。
2012 年 1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甲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3 月1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调查,甲公司存在对外提供担保未披露情形,构成虚假陈述行为;决定对甲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50 万元;认定钱某为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10 万元;认定董事李某等人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处罚款 3 万元。钱某辩称,公司未披露担保事项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要求,自己只是遵照指令行事,不应受处罚;李某则辩称,自己是独立董事,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对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中国证监会未采纳钱某和李某的抗辩理由。
中国证监会对甲公司的行政处罚生效后,有投资者拟对甲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其中,周某在甲公司公开发行时即购入股票 1 万股,一直持有至今,损失 10 万元;吴某于 2011 年 6 月 20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 万股,于 2012 年 1 月 5 日卖出,损失 1 万元;郑某于 2011 年 4 月 5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 1 万股,2012 年 2 月 5 日卖出,损失 1 万元。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7)投资者周某、吴某和郑某能否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解析:
(7)周某不能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周某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前买入股票,因此不能推定其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吴某不能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吴某在虚假陈述揭露日之前已经卖出了股票,因此不能推定其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郑某能够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郑某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后买入甲公司股票,并在虚假陈述揭露日之后卖出该股票而发生亏损,可以推断其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7)周某不能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周某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前买入股票,因此不能推定其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吴某不能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吴某在虚假陈述揭露日之前已经卖出了股票,因此不能推定其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郑某能够获得证券民事损害赔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郑某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后买入甲公司股票,并在虚假陈述揭露日之后卖出该股票而发生亏损,可以推断其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考点: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对招股说明书中的虚假记载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是( )。
- 2.(主观题)(2)甲公司独立董事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3.(单选题)汪某为某知名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负责人,该公司经常在重要媒体和互联网平 台免费公开发布咨询报告,并向公众推荐股票,汪某多次将其本人已经买入的股票在公司咨询报告中予以推荐,并于咨询报告发布后将股票卖出。
- 4.(单选题)证券监管部门调查发现,1年前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甲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并对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乙系甲公司董事长。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乙就甲公司虚假陈述行为所致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