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8岁。胸闷气促3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剧烈运动后气促加重,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可缓解症状。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男性患者28岁,胸闷气促3年,剧烈运动后气促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可缓解症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β2受体激动剂即沙丁胺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首选药物,作用机制为激活支气管的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C对)。抑制嗜酸粒细胞聚集、对抗过敏介质的生成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AB错)。沙丁胺醇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但不是主要作用机制(D错)。减少支气管黏液分泌为抗胆碱药物的作用(E错)。
男性患者28岁,胸闷气促3年,剧烈运动后气促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可缓解症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β2受体激动剂即沙丁胺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首选药物,作用机制为激活支气管的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C对)。抑制嗜酸粒细胞聚集、对抗过敏介质的生成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AB错)。沙丁胺醇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但不是主要作用机制(D错)。减少支气管黏液分泌为抗胆碱药物的作用(E错)。
考点:第二篇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32岁。支气管哮喘10年,近两天受凉后再发胸闷,咳嗽,喘息,査体少许散在哮鸣音。则最有效的治疗是()
- 2.(单选题)男,20岁。持续喘息发作24小时来急诊。既往哮喘病史12年。查体: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发绀,双肺布满哮鸣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21,PaCO₂ 70mmHg,PaO₂ 55mmHg。此时应紧
- 3.(单选题)男,4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5年,再发3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咯血发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1年。査体:BP135/90mmHg,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发生呼吸困难最可能的机制是()
- 4.(单选题)男性,24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小时。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诊断及病情程度确定后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5.(单选题)主要作用机制为控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