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19岁。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查体:T 40°C,P 120次/分,BP 130/90mmHg,意识模糊,躁动,皮肤无皮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患者青少年男性,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夏、秋季为乙脑发病的流行季节)。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查体:T 40°C(正常值36~37℃),P 12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BP 130/90mmHg(正常值<120/80mmHg,正常高值139/89mmHg),意识模糊,躁动,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乙脑的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乙脑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考虑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4~7天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检查(E对)可有助于确诊乙脑。头颅CT(A错)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乙脑的病原体存在于脑实质中,血液和脑脊液无法检出,故脑脊液检查(C错)和血培养(B错)无法用于确诊。血涂片查疟原虫(D错)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主要用于对疟疾的确诊。
患者青少年男性,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夏、秋季为乙脑发病的流行季节)。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查体:T 40°C(正常值36~37℃),P 12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BP 130/90mmHg(正常值<120/80mmHg,正常高值139/89mmHg),意识模糊,躁动,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乙脑的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乙脑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考虑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4~7天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检查(E对)可有助于确诊乙脑。头颅CT(A错)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乙脑的病原体存在于脑实质中,血液和脑脊液无法检出,故脑脊液检查(C错)和血培养(B错)无法用于确诊。血涂片查疟原虫(D错)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主要用于对疟疾的确诊。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60岁。间断发热2周,尿黄伴乏力纳差1周,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无肝病史,病前无饮酒服药史,病前3周曾去外地旅游。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肋下刚触及,腹水征;
- 2.(单选题)男,45岁。发热3天,少尿1天,于12月15日入院。查体:BP60/30mmHg,神志清,球结膜充血、水肿,双腋下有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25×10⁹/L,plt50×10⁹/L,尿蛋白(+++)
- 3.(单选题)男,45岁。发热4天于1月20日来诊。体温波动于39°C~40°C,伴发冷、乏力、全身不适,服感冒药无效。居住地有鼠。查体:T 36°C,P 120次/分,BP 70/50mmHg。急性病容,精神萎靡
- 4.(单选题)代表乙肝病毒(HBV)复制最重要的血清指标是()
- 5.(单选题)免疫缺陷患者不可接种的疫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