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19岁。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查体:T 40°C,P 120次/分,BP 130/90mmHg,意识模糊,躁动,皮肤无皮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患者青少年男性,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夏、秋季为乙脑发病的流行季节)。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查体:T 40°C(正常值36~37℃),P 12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BP 130/90mmHg(正常值<120/80mmHg,正常高值139/89mmHg),意识模糊,躁动,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乙脑的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乙脑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考虑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4~7天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检查(E对)可有助于确诊乙脑。头颅CT(A错)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乙脑的病原体存在于脑实质中,血液和脑脊液无法检出,故脑脊液检查(C错)和血培养(B错)无法用于确诊。血涂片查疟原虫(D错)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主要用于对疟疾的确诊。
患者青少年男性,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月5日来诊(夏、秋季为乙脑发病的流行季节)。体温39°C,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查体:T 40°C(正常值36~37℃),P 12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BP 130/90mmHg(正常值<120/80mmHg,正常高值139/89mmHg),意识模糊,躁动,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乙脑的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x10⁹/L,N 0.8(乙脑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考虑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4~7天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检查(E对)可有助于确诊乙脑。头颅CT(A错)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乙脑的病原体存在于脑实质中,血液和脑脊液无法检出,故脑脊液检查(C错)和血培养(B错)无法用于确诊。血涂片查疟原虫(D错)具有确定诊断及判断疟原虫密度的重要意义,主要用于对疟疾的确诊。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 2.(单选题)患者31岁。12月末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查体: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0%,异淋8%,尿蛋白(+++),己确
- 3.(单选题)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三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2×10⁹/L,N72
- 4.(单选题)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
- 5.(单选题)男,40岁。因腹胀乏力纳差3天来诊。10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ALT正常,口服中药断续治疗,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家中母亲及2个兄弟均为乙肝患者。査体:神志清楚,面色晦暗,无明显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