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主观题)承包人承担某堤防工程,工程项目的内容为堤段Ⅰ(土石结构)和堤段Ⅱ(混凝土结构),合同双方依据《堤防和疏浚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签订了合同。签约合同价为600万元,合同工期为120天。合同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的10%;当工程进度款累计达到签约合同价的60%时,从当月开始,在2个月内平均扣回。(2)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保留金(质量保证金)在工程进度款中按5%预留。
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
[图1]
由于发包人未及时提供施工图纸,导致“堤段Ⅱ混凝土浇筑”推迟5天完成,增加费用5万元。承包人在事件发生后向发包人提交了延长工期5天,补偿费用5万元的索赔申请报告。
根据“堤段Ⅰ堤身填筑”工程量统计表绘制的工程进度曲线如下。
[图2]
监理机构确认的1~4月份的工程进度款如下表。
[图3]
注:监理机构确认的工程进度款中已含索赔的费用。
指出网络计划的工期和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
[图1]
由于发包人未及时提供施工图纸,导致“堤段Ⅱ混凝土浇筑”推迟5天完成,增加费用5万元。承包人在事件发生后向发包人提交了延长工期5天,补偿费用5万元的索赔申请报告。
根据“堤段Ⅰ堤身填筑”工程量统计表绘制的工程进度曲线如下。
[图2]
监理机构确认的1~4月份的工程进度款如下表。
[图3]
注:监理机构确认的工程进度款中已含索赔的费用。



指出网络计划的工期和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
答案解析
答案:网络计划的工期120天。
关键线路为①→②→⑦→⑧→⑨。
解析:
这是一道进度计划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参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1)通过工作、节点计算时间参数,总时差为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2)最长线路法计算总工期、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线路最长者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最长线路上工作持续时间之和为总工期。
本题采用最长线路法计算:
线路一:①→②→③→④→⑤→⑥→⑨(5+20+40+28+20=113天)
线路二:①→②→④→⑤→⑥→⑨(5+25+40+28+20=118天)
线路三:①→②→⑦→⑧→⑨(5+35+20+60=120天)
线路四:①→②→⑧→⑨(5+50+60=115天)
这是一道进度计划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参数、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1)通过工作、节点计算时间参数,总时差为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2)最长线路法计算总工期、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线路最长者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最长线路上工作持续时间之和为总工期。
本题采用最长线路法计算:
线路一:①→②→③→④→⑤→⑥→⑨(5+20+40+28+20=113天)
线路二:①→②→④→⑤→⑥→⑨(5+25+40+28+20=118天)
线路三:①→②→⑦→⑧→⑨(5+35+20+60=120天)
线路四:①→②→⑧→⑨(5+50+60=115天)
考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似试题
- 1.(主观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指出背景资料的相关工作中属于工程准备期的工作(用编号表示);工程施工总工期中,除工程准备期外,还应包括哪些施工时段?
- 2.(主观题)按照施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请分别指出第③、⑤项工程宜安排在哪几项工程内容完成后施工。
- 3.(单选题)下列拌合料预冷方式中,不宜采用的是( )。
- 4.(单选题)某中型泵站工程基础施工期间采用深井降水,此深井降水用电负荷应为( )类。
- 5.(主观题)根据事件4,计算D工作在第60天末,计划应完成的累计工作量(元),实际已完成的累计工作量(万元),分别占D工作计划总工作量的百分比;实际比计划超额(或拖欠)工作量占D工作计划总工作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