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主观题)某单位中标污水处理项目,其中二沉池直径51.2m,池深5.5m。池壁混凝土设计要求为C30、P6、F150,采用现浇施工,施工时间跨越冬季。
施工单位自行设计了池壁异型模板,考虑了模板选材、防止吊模变形和位移的预防措施,对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考虑了风荷载下防倾倒措施。
施工单位制定了池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包括:①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②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速度及振捣方法;③搅拌、运输及振捣机械的型号与数量;④预留后浇带的位置及要求;⑤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
在做满水试验时,一次充到设计水深,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m2·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修正满水试验中存在的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应分三次充到设计水深,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充到设计水位24h后,才能测读水位指针的初读数。 结果大于规定标准2L/(m2·d),不合格。
解析:
将背景资料中叙述与给排水构筑物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相比较后作出回答。
本问的考点是给排水构筑物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1)注水
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2)水位观测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3)蒸发量测定
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蒸发箱可采用直径约为500mm,高约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水箱应做渗水检验,不得渗漏。水箱固定在水池中,充水深度可在200mm左右,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4)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湿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m2)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砖石/5切体水池不得超过3L/(m2·d)。
考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