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人类与疟疾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但一直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阻断疟疾传染源。日前研究者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它具备了不再感染疟疾的能力,并且能妨碍野生蚊子繁衍,从而有效切断人与蚊子的疟疾传播途径,假以时日,就能根绝疟疾这个顽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转基因蚊子的出现,最终可以终结疟疾。
论据:这种蚊子不感染,并且妨碍野生蚊子繁衍。[br][/br]A选项:说转基因蚊子不好存活,说明根绝疟疾这件事情是不现实的,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B选项:说转基因蚊子存活有条件,同样是在为根绝疟疾设置障碍,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C选项:说转基因蚊子9代后带来野生蚊子灭亡,支持结论,当选;
D选项:说后代不都能抗疟疾的基因,依然是为根绝设置障碍,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属于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转基因蚊子的出现,最终可以终结疟疾。
论据:这种蚊子不感染,并且妨碍野生蚊子繁衍。[br][/br]A选项:说转基因蚊子不好存活,说明根绝疟疾这件事情是不现实的,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B选项:说转基因蚊子存活有条件,同样是在为根绝疟疾设置障碍,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C选项:说转基因蚊子9代后带来野生蚊子灭亡,支持结论,当选;
D选项:说后代不都能抗疟疾的基因,依然是为根绝设置障碍,有削弱的意思,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加强题型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地区 1~6 月份累计减排 11.8 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 9.1%。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的频率
- 2.(单选题)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
- 3.(单选题)公元250年至800年,玛雅文明还十分发达,城市繁荣,庄稼收成也很喜人。气候记录显示,这一时期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此后玛雅文明开始衰落。从公元820年左右起,在连续95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开始经历
- 4.(单选题)研究人员在观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后,发现银河系内拥有大量的行星,几乎每一颗恒星周围都存在行星,许多恒星系统内存在两至六颗行星,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行星处于宜居带上,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合
- 5.(单选题)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以上观点的前提是: